近日,我院徐传辉教授团队解决了真黑色素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难题,开发了一种具有可控精准修复和可逆黏附能力的柔性光热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太阳能热发电机的吸光生热膜和近红外光控可逆黏附胶带。研究成果以“Flexible Photothermal Materials with Controllable Accurate Healing and Reversible Adhesive Abilities”为题发表于高分子(化学)领域公认最权威的期刊《大分子》(Macromolecules)。广西大学是该成果的唯一完成单位,化学化工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杨力为第一作者,徐传辉教授为通讯作者。该成果是徐传辉教授团队继以广西大学唯一单位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成果后,聚焦天然高分子/橡胶功能复合材料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
真黑色素是天然黑色素的一种,通常存在于哺乳动物皮肤、毛发,鸟类羽毛、乌贼墨囊等部位,是一种天然生物大分子。因表面大量极性亲水基团,真黑色素颗粒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难题一直阻碍其在柔性光热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开发。徐传辉教授团队采用极性液态小分子辅助分散策略,打破真黑色素颗粒间的相互作用,使其均匀分散在柔性橡胶基体中。凭借均匀分散的真黑素,以及体系中锌离子与之发生的配位作用,柔性复合材料在真黑色素仅为1 phr负载下,即表现出80%的优异光热效率。基于此,材料可在近红外(NIR)激光照射下快速升温,实现可控精准修复。基于界面非共价相互作用的温度依赖性,柔性复合材料表现出NIR调控的可逆黏附行为。该研究为真黑色素的分散及其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思路。
近年来,徐传辉教授团队致力于天然高分子/橡胶复合材料的开发,并拓展材料在导电传感、光热转换、智能修复、形状记忆等方面的功能化应用。研究团队采用橡胶胶乳成膜技术,提出调控天然高分子凝析构筑“一体化隔离网络”结构的概念,系统研究隔离网络的演变机理,阐明隔离结构与衍生功能的构效关系。上述系列的基础研究为天然高分子与柔性聚合物复合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依据。加入广西大学这十年来,徐传辉教授团队已在复合材料三大国际顶刊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posite Part A、Composite Part B等发表中科院大类一区SCI论文34篇,ESI热点论文2篇,ESI高被引论文9篇,发表论文被引用4000余次,h指数40,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项,相关研究获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青年1项,地区1项,面上2项)。